最后的乌托邦

点击次数:  更新时间:2017-06-09  【打印此页】  【关闭

书名: 最后的乌托邦

作者: (美)莫恩

 

出版社: 商务印书馆

 

出版日期:2016-07-01

内容简介:今天,象征着某种国际正义的“人权”正为无数理想主义者们所青睐。它为我们带来了一幅更美好的人道主义社会的图景。尽管人权通常被认为是一种植根于历史与文化深处的普适价值,塞缪尔·莫恩却指出,这一激发了诸多社会运动的理念是直到上世纪70年代才逐渐为人熟知的。在《*后的乌托邦》这部颇具开创性的作品中,莫恩试图阐明人权观念如何登上历史舞台这一问题,并对人权在今天所面临的困境和不确定的未来做出了有益的追问。
对一些人来说,人权的理念必需追溯西方文明的源头,或至少是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,抑或二战后问世的《世界人权宣言》。然而,在重新审视了充满戏剧色彩的人类道德史之后,《*后的乌托邦》提出了截然不同的观点:人权是在1968年之后才开始作为正义的诉求对民众产生影响的。无论是在东欧还是西欧,北美抑或拉美,作为某种社会行动主义与政治辞令的人权,在短短几年内便穿过联合国的走廊来到了世界的*前沿。
莫恩认为,正是在早期政治乌托邦的幻灭之后,人权才得以实现其当下的成就。当国际法逐渐代替人民斗争和流血冲突之时,个体权利的道德观也将取代政治幻想。但是,当“人权”超越人类希望的标语而进入充满纷争的政治议程时,我们必须持有更为警惕和审慎的态度。

上一条:肮脏的战争
下一条:何曾相忆烽火路